欢迎访问!返回首页

吉林日报:四平党性教育基地培训数万干部

发布时间:2018-07-16  访问量:  字号:

吉林日报讯(姜天水 记者袁松年)四平市深入挖掘、整合“四战四平”革命英雄主义历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用红色基因为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


“四战四平”锻造出“英雄城”,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乐章;东北民主联军指挥部旧址、三道林子战斗遗址、马仁兴铜像广场、塔子山战斗遗址、烈士陵园等,承载“四战四平”精神,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第26条线路的第1站。


四平于2014年1月开始筹建红色党性教育基地,2015年5月正式运行。现有不同教育主题的现场教学点9个,其中3个被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评为“吉林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项目主要流程为:列队整编、军姿礼仪训练、启动仪式、影像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专题课教学、访谈式教学、总结提升等。


截至目前,全市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已举办培训班262期,培训各类学员26712人。红色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是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是宣传推介四平的一张红色名片。


注重现场感,提升吸引力。


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现场教学基地建设,除开发9个红色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外,还建设了“四同”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实现了党性教育由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由单纯理论灌输向实践体验的转变。


注重差异性,提升震撼力。


提炼了“传承英雄史再铸英雄魂”这一特色鲜明的教育主题;提炼了以“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四战四平”精神,赋予四平党性教育基地独有的特质。


注重互动性,提升说服力。


形成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影像教学+理论教学+访谈教学+总结提升”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现场教学,以情感促进党性认知;通过军姿训练、红色演出、战地救护等体验式教学,提升受教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通过影像教学,提升视觉冲击力,激发探求历史、对照现实的动力;通过理论教育,增强理性认同;通过访问烈士后代和战史专家,直接而深入地了解牺牲精神,解决信念弱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