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返回首页

中共四平市委办公室文件

发布时间:2016-06-25  访问量:  字号:

中共四平市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四平市委办公室关于

印发《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办发〔2016〕38号


各县(市)区党委,各开发区党工委,市委各部、委、室,市政府各委、办、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平市委办公室

2016年6月13日 


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共吉林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和《中共四平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精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和全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重要作用,为我市经济活动健康发展打造一支思想、能力、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党员干部队伍,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二、 总体目标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党校姓党原则,保证一切教学、科研和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威信。切实发挥党校在振兴发展、深化改革、社会治理、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党校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副组长,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2.强化责任落实。全市各牵头部门具体谋划指导、精心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扎实有序推进。各牵头单位要按照方案的目标要求,进行工作细化,做到有任务分解、有时间进度、有明确措施、有具体责任人、有保障机制。配合部门要与牵头部门主动衔接,共同完成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对拟出台的政策措施,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论证,确保依法合规。

  4.加强督促检查,市委每年将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思想不重视、责任不明确、工作不作为、措施不落实、任务不完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严肃问责,确保全市党校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附件:1.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领导小组

     2.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工

 

附件1


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领导小组


组 长:赵晓君  市委书记

副组长:赵守信  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胡越平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周 进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成 员:刘光辉  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袁义顺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徐长彦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高铁成  市财政局局长

费耀武  市编办主任

徐立忠  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孙艳军  梨树县委书记

杨洪波  伊通县委书记

侯 川  双辽市委书记

黄 诚  铁东区委书记

宿 威  铁西区委书记

张志勇  辽河垦区党委书记


附件2


四平市党校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工



序号

重点工作任务

有关要求

牵头部门及责任人

配合部门

1

制定干部教育长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完善干部培训相关管理制度。

党委组织部门负责制定干部教育长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要按规划点名选调重要岗位干部和优秀干部到党校培训;同党校一起探索建立和完善学员管理制度、培训成果跟踪管理制度、培训情况通报反馈制度,把学员在校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真正使党校成为既培养人才又发现人才的重要渠道;支持和帮助党校做好优秀人才选调工作。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2

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制度

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根据需要不定期到同级党校讲课。每年领导干部讲课总课时占各级党校主体班次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20%。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3

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

在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每个主体班次都要设置专门的“党性教育单元”,安排充分的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党性教育课不低于总课时的20%。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4

强化党性教育方式创新

深入挖掘整合四平独特而丰厚的红色历史资源,加强红色党性教育教学基地建设,打造体现特色优势的党性教育品牌。拓展党性教育载体,开展“四同党性教育”。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5

落实人才强校战略

牢固树立大师资理念,形成大师资网络,把更多优秀人才吸引到党校事业中来。十三五时期每年按需公开招录或遴选青年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若干。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编办及相关部门

6

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采取学习培训、在岗自修、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组织部门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每年选派若干人到基层挂职锻炼。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7

创新党校人事管理

实行分类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

市编办

费耀武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8

加强各级党校干部流动和交流

推动党校干部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委、县(区)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

9

严格政治要求

严明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坛论坛有纪律,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各类主体班次的党性教育教学中,都要安排教师与学员一起接受教育。对师德师风不良或不适宜从事党校教学的,要调整工作岗位或调离党校。对违反政治纪律的外聘或兼职教师要坚决予以解聘。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编办、市委党校及县(市)区各相关部门

10

选优配强党校领导班子

党校校长一般由同级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长按同级党委部门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并作为同级党委成员提名人选。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人选一般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产生。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编办及县市(区)相关部门

11

充分发挥党校系统资源优势

完善市、县两级党校之间业务指导和交流机制,强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合作,提升全市党校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精品课示范教学,建立全市党校系统名师名课库,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县(市)委党校

12

思想理论建设和研讨活动

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在理论研究、教学科研、智库建设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支持。适时开展各种理论研讨活动。

市委宣传部徐长彦

市委、县(市)委党校

13

加强思想理论宣传、发挥党校学习宣传研究党的理论重要阵地作用

充分利用课堂、报刊、电视、网站等阵地,深入宣传阐释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及时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净化“噪音”“杂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宣传部、四平日报社、四平广播电视台及县(市)区各相关部门

14

按照中央、省委《意见》要求,规范各类班次学制。

按照分级分类和规范班次学制的要求,培训类班次,市委党校一般不少于2个月,县(市、区)委党校一般不少于1个月;进修类班次一般不少于1个月;专题研讨班一般不少于5天。在一个任期内,县(市、区)管直属部门主要党政领导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由市委党校集中轮训一次,学制不少于5天。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15

切实发挥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力争每年完成3到5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县级党校也要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县(市)委党校及相关部门

16

加强党校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业绩导向,抓好培养使用、交流调整、选拔任用等环节,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需要、胜任工作的干部队伍,提高党校管理工作水平。

市委党校

徐立忠

市委、县(市)委党校

17

重视党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党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省委党校评估标准,确保教学、培训工作需要。及早规划、及早建设、及早达标,把党校建设好、发展好。

市委办公室刘光辉

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

18

召开全市党校工作会议、市委常委会研究党校工作

党校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党校工作。

市委办公室刘光辉

各相关部门

19

因地制宜推进党校办学体制改革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县域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集中力量办好市委党校。

市委办公室刘光辉

县市(区)各相关部门

20

强化考核问责

各级党委把党校工作作为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重要方面,对履行责任不到位、问题较多的要诫勉谈话、提醒批评,对抓工作不力、出现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后果的要进行组织处理,切实做到有责必问、失责必究。

市委组织部袁义顺

市委党校及县市(区)各相关部门

21

办学经费保障

加强经费保障,相关经费由同级财政性资金等途径解决。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党校所需办公、科研、教师培训、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设备维修、服务保障等工作经费和学员培训经费纳入同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步增加。县级党校的培训费由同级财政专项核定,按需拨付到位。

市财政局高铁成

县市(区)财政局及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