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四平市委党校网站!返回首页

四平市统计局关于2015年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来源:四平市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6-05-13  访问量:  字号: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四平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纵深实施“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综 合

  初步核算,全市[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6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7.4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1.5亿元,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达38687.7元,比上年增长4.8%。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1:44.8:30.1。一、二、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0%、45.8%和36.2%。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源消耗降低22.4%。

图1  2011—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1463103883411254.jpg


图2  2011—201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463105390324932.jpg


  全年全市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公共预算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7%。市区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6.3亿元,比上年增长0.3%,市区地方极财政收入完成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

  全市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完成2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市区财政支出完成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在市区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教育支出11.2亿元,比上年增长5.5%;科学技术支出2643万元,比上年下降63.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8亿元,增长21.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0亿元,增长19.8%。

图3  2011—2015年全市公共预算

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


1463105505237750.jpg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八项分类指标呈“七涨一降“的特征。食品价格上涨2.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居住类价格上涨1.2%;衣着类价格上涨5.0%;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5%。

农 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万公顷,增长0.6%,全年粮食产量762.2万吨,比上年减少8.5万吨,下降1.1%。全年玉米播种面积80.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增长2.2%,玉米产量707.5万吨,比上年减少2.6万吨,下降0.4%;水稻播种面积4.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6万公顷,下降11.3%,水稻产量46.3万吨,比上年减少3.3万吨,下降6.6%;大豆播种面积0.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4万公顷,下降52.7%。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农业产值221.1亿元,比上年增长5.6%;林业产值10.1亿元,比上年增长9.8%;牧业产值31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渔业产值1.5亿元,比上年减少13.5%。

图4  2011—201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万吨)

1463105642204960.jpg


表1:全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表格一.jpg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5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4%。拖拉机保有量10.5万台,比上年增长4.9%。农用运输车9054台,比上年增长0.7%。农用水泵74276台,比上年增长0.1%。全年农村用电量63068.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
  全市猪饲养量941.7万头,比上年增长18.3%;牛饲养量187.6万头,比上年增长2.0%;羊饲养量138.4万只,比上年增长4.1%。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69.4万吨,比上年增长9.9%。其中,猪肉产量45.7万吨,比上年增长13.5%;牛肉产量10.3万吨,比上年下降2.2%;羊肉产量1.2万吨,比上年增长29.9%。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1.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实现工业总产值2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7.9%。销售产值2191.1亿元,比上年增长8.2%。产销率99.4%,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9.9亿元,比上年下降0.4%。实现利润总额51.4亿元,比上年下降6.0%,实现利税85.9亿元,比上年下降7.8%。

表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表格2.jpg

图5  2011—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1463105864920449.jpg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518户,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总户数的91.8%。拥有资产7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3.1%。实现增加值526.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6%,增加值增长速度为7.1%。实现利税67.4亿元,比上年下降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4%。实现利润51.8亿元,比上年下降5.8%。

表3: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表格3.jpg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4.5亿元,比上年下降15.6%。工程结算收入75.0亿元,比上年下降9.0%。建筑施工面积550.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1%,竣工面积329.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8%。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图6  2011—2015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1463106030710239.jpg

注: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为500万元以上。

表4: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表格4.jpg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7亿元,比上年下降48.6%。商品房销售面积46.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2.4%,住宅销售面积3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5.3%。商品房销售额17.6亿元,比上年下降63.8%,住宅销售额13.8亿元,比上年下降68.4%。

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6%。其中,城镇实现零售额4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2%;乡村实现零售额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92.2亿元,比上年增长8.5%;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38.7亿元,比上年增长8.9%,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12.8亿元,比上年增长8.0%。

图7  2011—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1463106099904657.jpg

  全年进出口总额357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5.5%。其中,进口总额达3285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6.2%,出口总额达292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5%。


图8  2011—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

1463106148118100.jpg

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6.6亿元,比年初增加138.6亿元。住户存款790.5亿元,比年初增加88.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15.0亿元,比年初增加30.8亿元。广义政府存款156.8亿元,比年初增加16.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4.1亿元,比年初增加3.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941.6亿元,比年初增加205.0亿元。住户贷款214.8亿元,比年初增加1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49.6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中长期贷款165.2亿元,比年初增加6.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726.8亿元,比年初增加19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32.8亿元,比年初增加162.5亿元;中长期贷款163.6亿元,比年初增加22.1亿元。

图9  2011—2015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1463106211888391.jpg

  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20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0家,人寿保险公司1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60637万元,比上年增长44.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1105万元,比上年增长8.6%;人寿险保费收入259532万元,比上年增长65.4%。各类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89849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43880万元,比上年增长2.1%。人寿险赔款和给付支出4596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

交通邮电业

  全年完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全年公路旅客发送量达3554万人, 旅客周转量达195129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发送量7600万吨,比上年增长21.8%。公路货物周转量243130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年末,全市出租车达9454辆,比上年下降2.9%。市区出租车达2797辆,与上年持平。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26045辆,比上年增长3.9%。其中载客汽车达到246420辆,比上年增长8.8%,载货汽车达到62476辆,比上年下降0.2%。

  截止2015年末,全市拥有邮政局、所108个,同比下降9.2%。邮路总长度1659公里,比上年增长43.5%。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2217万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944万元,比上年下降12.6%;电信业务总量167273万元,比上年增长9.1%。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业务量71万件,比上年增长6.0%;包裹业务量6.5万件,比上年下降20.3%;汇兑19万笔,比上年下降38.7%;特快专递11万件,比上年下降15.4%。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达44万户,比上年下降7.6%。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41万户,比上年下降8.5%。

  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6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4838人次,比上年增长24.7%。接待国内旅游者26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4%。旅游总收入38.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1%,国内旅游人民币收入38.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2%。截至2015年末,全市有旅行社(不含公主岭)21家,同比下降32.3%;星级酒店(不含公主岭)1家。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有大学4所,招生14991人,在校生67883人,毕业生14173人;全市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生10564人,比上年减少401人,招生2817人,减少959人,毕业生2941人,减少2583人;全市有普通中学184所,招生40418人,减少3017人,在校生126101人,减少3912人,毕业生42230人,减少626人;全市有普通小学875所,比上年减少14所,在校生178783人,比上年增加1533人,招生28686人,比上年增加6341人,毕业24026人,比上年减少5300人;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715人,增加32人,招生104人,减少52人,毕业生51人,减少13人;全市有幼儿园588所,在园人数56508人,比上年增加1977人。

  2015年,四平市共向国家和省科技部门推荐科技计划项目86项,有52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争取补助资金1988万元。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引领和带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平台,着力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吉林省科技企业10户,吉林省企业技术中心6户,11个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2015年,四平地区全年降水量平均值449.7毫米,市区全年降水量累计546.1毫米;全地区全年平均气温7.5℃,市区全年平均气温7.9℃;全地区及市区全年最高气温平均值均为13.5℃;全地区全年最低气温平均值2.5℃,市区全年最低气温平均值2.9℃;2015年全地区日最大风速平均值5.6米/秒,市区日最大风速平均值4.8米/秒。为防御各类气象灾害,气象部门全年面向公众发布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538次,其中暴雨蓝色预警信号21次。全年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38次,人工发射火箭弹608枚,人工防雹84次,发射防雹弹1701枚。

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馆、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5个,收藏图书68万册。博物馆6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6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1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3个。卫生机构床位1517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3754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6393人。医生6721人,比上年增长2.8%。护士5924人,比上年增长2.1%。全市孕妇死亡率31.99/10万,婴儿死亡率降5.52‰。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2015年,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原城市运动会)上,我市由9名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在举重、摔跤、柔道3个项目的比赛中,共获3枚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在俄罗斯举行的亚太地区青少年运动会柔道项目比赛中,获得-73公斤级冠军,并获得团体第二名。在全国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女子两项比赛中获得1枚金牌、2枚银牌。在全省青少年田径、举重、摔跤、柔道、射击、射箭、武术、跆拳道、女子曲棍球、篮球、速度滑冰等14个项目比赛中,共获得金牌81枚,夏季项目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名的位次,冬夏总计依然保持全省第三位的成绩。此外,成功承办来自全国7个城市有115名运动员参加的全国中等城市青少年摔跤比赛,我市共获得11枚金牌和43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数均列参赛队第一名。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富有特色。全年围绕“全民健身百日行”和“全民上冰雪系列活动”,共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40多项100多次。承办的吉林省大众速滑比赛、吉林省公路自行车赛、吉林省羽毛球邀请赛和全省毽球比赛等,比赛规模、参赛人数、队数,都达到了省级一流赛会的标准。2015年,在我市组队参加的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总决赛中,获得接力赛团体第一名,绕标赛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作为吉林省的唯一代表队,参加此项全国比赛已经连续20年。组队参加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全国中学生武术比赛中,共获23枚金牌、40枚银牌、25枚铜牌。体育产业稳步发展,全市体育彩票销售超过1.5亿元(不含公主岭),进一步增强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6.4万人,市区人口58.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5‰。全年死亡人口2.2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

表5: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  标

年末总人口(万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男性

女性

326.4

119.6

206.8

165.1

161.3

100.0

36.6

63.4

50.6

49.4

  2015年全地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31元,比上年增长6.4%;全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1元,比上年增长5.2%。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9.8万人(不含私营、个体户),比上年下降9.2%。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106元,比上年增长19.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不含公主岭),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不含公主岭)。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1万人(不含公主岭),比上年减少0.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3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全市有社会福利院218个,其中市区66个;福利院床位16553张,其中市区3033张。全市低保户数为142562户,低保人数为176328人。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数据包含公主岭,特殊标记除外。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使用的部分指标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提供的部门统计资料。


关键词:四平市统计公报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