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建设规划(2024-2028)
师资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了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工作人员队伍,现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指针,以满足各类班次学员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师教学与理论研究水平为核心,以培养学者型、复合型、多元化教师队伍为追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在课堂教学中深受学员欢迎、在全市社会科学界有一定声望,与新时代党校教师职责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二、基本目标
1.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
2.强化业务素质培训,切实做到理论深厚、学识渊博,能够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质量完成务实管用的培训任务。
3.确保一年成长、三年成熟、五年成才的目标。即入职一年内通过教研部内部磨课能够走上主课讲堂,3年内,培养出在全市党校系统内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2-5人,五年培养出在全省党校系统内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1-3人。
三、基本原则
1.体现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公平考核,动态评估。
2.尊重个性特长。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科研学科方向,以培养教学科研并长的教师为首选,同时也尊重能力特长、注重学科平衡,培养教学骨干或科研骨干。
3.实现良性互动。学校统一组织规划,积极创造成长条件,努力整合党校组织目标与教师个体愿景。
4.严格兑现奖惩。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四、培养期间及适用对象
本计划期间为2024年至2028年,适用对象为全校专职教师。
五、具体要求
1.确立研究方向。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点、历史积累和兴趣爱好,确立教师的专题研究方向,重点围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党建、四战四平史、四平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等方面设立符合党校教师的专题研究方向,尽量做到每位教师学术有专攻,课课有特色。
2.加强理论学习。教师每人每年应阅读3本以上与所教学科相关的书籍。每季度各教研部教师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要求有不低于1500字的交流材料,交流材料内容围绕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结构、读书与本人教学专题或调查研究的关系、读书后对所开设专题或调研科研的促进(观点的丰富、材料的引用等)等。
3.跟听专题讲座。每位教师每学年自主选择不低于10次的专题讲座跟听,每学期适时组织听课内容交流。
4.改进教学方法。年轻教师要研究创新教学方式,开发体现教师能力特长的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单独开发也可联合开发、共同讲授。每人每两年至少开发出一节特色专题课,研发成型后申报至教务处,待评课组审核通过即可安排相关班次讲授。
5.进行有效集体备课。
(1)第一次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进行说课,讲授时间至少30分钟,要求全程脱稿,讲清课程学术框架、理论观点、逻辑脉络。其次开展集体评议。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对试讲专题逐个进行评议。评议需全面把关,对理论观点、主要内容、学术框架、授课方法、授课艺术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次集体备课由主讲教师按照第一次评课要求进行不少于一小时的试讲。再次进行评议。第三次在主课讲堂试讲,试讲时间90分钟。
(2)已在主体班开设的专题再次更新完善,需先以说课形式讲清更新内容,再进行至少90分钟讲授。
6.扎实开展调查研究。采取集中调研和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集中调研以课题小组方式组织,分散调研以教师自由组合或个人独立调研的方式进行。每人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调研报告。
7.认真开展科研。教师应积极参与校内外课题研究,每人每两年至少完成一篇省、市级课题;积极参加省委党校及各级党政部门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理论研讨活动,每人每年撰写理论研讨文章不少于1篇。
六、保障和奖惩
1.加强领导。学校成立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校长担任,分管教学教育长为副组长,其他校委会委员为成员。教育长和教务处具体负责检查和督促。
2.科学规划。教师教学科研方向确定后(附后),每位教师制订具体的“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并逐年分解,制定年度规划,由校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审核后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3.建立档案,完善考评。专项教学档案包括:(1)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成绩、评课记录;(2)教师本人的发展规划、总结;(3)科研、调研各项考核评估结论及其记录;(4)教师参加培训的有关情况和成绩等。
5.经费保障。学校以教师教学科研方向为依据,提供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学习、调研、交流研讨的机会,并给予相应的经费保障。
6.严格奖惩。对落实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表现突出的学科带头人予以重用。
对三年内落实培养规划不到位,成效不明显,计划不完成的个人,予以取消选先评优等处理。
附:年轻教师教学科研方向
年轻教师教学科研方向
现有教师学科方向的确定,是根据党校教学培训需要,结合教师所受教育背景等因素而定。教师的学科方向,是学校领导或相关科室安排、布置专题教学任务、分配调研课题、考虑进修培训的基本依据,是培养教师成长的专业路径。
王 泽:中共党史、四战四平史实、四平党组织历史、四平市城市发展建设历史、党建理论与党建实务、党的粮食政策研究
高宇飞:党史、四战四平史
刘 畅:党史党建、重大方针政策解读、四战四平史研究等方面
李 阳: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基层社会治理、执行力、调查研究能力、吉林红色资源
孙 涵:政治学、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法学、党建理论
杨 艺: 公务员法、法学理论、党的相关理论
王启蒙:统一战线、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共同体
徐 婕:统一战线、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共同体
初 航: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
蔚计远:专题教学和科研方向侧重于科学文化文化建设(意识形态问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等方面。
陈 琪:新质生产力
刘冠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