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头等大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各项部署,我市积极有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开局。2016年,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新形势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任务艰巨繁重。改革,既要有坚定的决心,也要有科学的部署。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结合我市的区域性要求和阶段性特征,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多措并举推进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围绕实现“美丽四平、幸福家园”建设目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紧盯“十三五”规划谋划改革任务。2016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创新转型、结构调整为主线,纵深实施“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强力推进“五路并进”、“五市联动”,打好“六个攻坚战”,为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打造“美丽四平、幸福家园”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结合四平市特点和亮点,突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全面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使各领域改革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
精准把握改革工作重点。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各种即期的、深层的重大问题,多谋划一些切合工作实际的“自选动作”,有的放矢,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在全面完成中央和省委确定的改革任务基础上,继续坚持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持续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新活力。新常态下,只有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政府,才能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于定位要科学,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当有限政府,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向基层放权,要善于借助市场的力量谋求发展。同时抓好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国企国资、城市建设等事关我市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性改革工作,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发展活力。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
建立高效运行的改革机制。各级党委要强化改革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要注重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筹兼顾,坚持典型引路,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强化改革责任落实。改革工作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责任是关键。要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要对照时间节点,拿出钉钉子的劲头,对布置的改革工作,一项一项落实,一步一步推进。要强化督查职能,健全督查机制。对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要排队督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要强化考核评价,加强对各级干部推进改革情况的了解,加大改革实绩考核权重,形成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正确用人导向。要强化宣传,营造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推进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效,准确解读出台的改革政策举措,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改革工作的一个遵循。今后,我们要多形式广角度宣传,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
紧扣社会关切,继续全面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经济领域全面改革的同时,我市在政治、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制度、纪检体制等重点领域,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突破前行,大胆实践。民主法制领域改革要稳妥有序,我市是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法治四平建设要迈出新步伐。文化体制改革要扎实推进,进一步激发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社会事业改革要聚焦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深化教育、卫生、社保、人口等领域综合改革,构建全民公平享有公共资源的服务体系。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向纵深推进,形成一系列管用有效的制度成果。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要立行立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作者系四平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