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四平市委党校网站!返回首页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2016-05-23  访问量:  字号: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完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运用超前的意识、先进的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对当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对县域周边环境和自身优势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的战略规划,准确描绘县域经济发展的路线图。

发挥环境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建基地、强龙头、活流通、促科技、创品牌、兴产业”的思路,通过特色产业做强、城乡建设做特、展平台做实、民生工作做深、生态环境做美等抓手性方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而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最直接的纽带,县域经济发达了,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进城镇化,可以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城镇化是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最优载体。以“规划引领、市场筹资、项目带动、文化提升”的思路,深入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促进产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居民向聚居、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

掀起全民创业热潮,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不多,企业数量偏少,民营经济不强,是当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同县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新上项目、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结合起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公有经济改革,参与新上项目投资入股,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

扩大引资规模,加大县域发展投入。长期以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主要是因为投资不足。县域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内引外联,多措并举,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和全民创业战略,启动中小企业孵化园建设,带动民营小微企业的发展,强力促进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张,从工业主导上确保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营造比较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县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实现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的关系,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高效环保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做好现代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文章,以生态约束倒逼发展转型,以转型发展保障生态改善。

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住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全面创新驱动。特色优势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名片,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拓展功能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点,也是促进就业、增收的根本出路。全面实施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地培养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大力引入民营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创新思路,发挥优势。依托县域特有的南北气候过渡、生物繁衍和文化交融的区位生态资源优势,创新思路、独辟蹊径,集全民之力,聚社会之财。

四、是拓展延伸,辐射带动。为切实达到旅游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富民强县目标的实施,狠抓市场管理、软硬环境、招商引资等工作,拓展延伸、配套成龙,着力把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培育成六大产业。




(作者系中共四平市委党校副教授)